愚人與妻子都是很愛提出問題的人 在愚人唸國小 初中 及台北工專電機科時


         這個愛問 問題的毛病 真是 讓愚人 吃盡苦頭 至於問些甚麼問題?


         改日 在專篇文章來與網友分享


今年二月 台大開學日 愚人去農推系 旁聽 " 鄉村休閒 " 王俊豪老師 的課


        期間: 愚人愛問 問題的毛病 又犯了!


        問一個問題 請教老師: " 作學問是甚麼? 甚麼是作學問? 如何作? "


        老師說: 這個問題 很難回答 讓他再想一想


        請問: 有哪位 網路高人 可敎敎愚人吧! 賜教於我吧!


前幾天 愚人賢妻 問愚人 一個問題: " 老公 您自認為您很聰明 那聰明的人


             位甚麼 要棄工從農呢? " 愚人想了很多天 突然 靈光一現


             寫下本文章與網友分享 敬請網友不吝指教 多多賜教於我!


愚人在20歲時 台北工專的國文老師 敎授 " 老子 " 思想文章


        物極必反  柔弱勝剛強  處下示弱  等等


當時的愚人 態度狂妄 語氣不佳 與國文老師雄辯 愚人自以為 :


        那些思想 都是 "  癡人 說的夢話 "


民國80年 愚人32歲 從台北遷回深坑老家居住 開始 學習農耕


        初時 吃盡苦頭 倍嚐艱辛 歷經10年 年42--43歲時才 突然頓悟


       " 老子 "一書 其中的道理 那些亙古不變的道理 一定是從


        農業耕作之中 觀察天文現象 與 地理知識 體驗而得


        當今 工商社會 凡事 講就 極限


        美要更美 強要更強 好要更好 多要更多 快要更快----等等


        很少人會敎你 :更美 更強 更好 更多 更快 之後 您要如何維持?


        要付出多少代價去維持   要維持" 極"   是多麼困難與不容易!


" 物極必反" 一定是  從事農業之人 在五千年以前 由 " 冬至 " 與 " 夏至 "


        的現象 觀察 體會而得!


" 柔弱勝剛強 " 一定也是 從事農業之人 在農業耕作中 得知


         緩緩按步就班使力  一定勝過激進蠻力 不知節制 用力過度來得好


" 處下示弱 " 一定也是 農耕需用水 在低窪處 挖洞儲水很省力 所體會出來的!


當一個人 從事有機栽培 尤其是露天有機農耕 一定會面對 風雨雷電 晴陰寒暑


      春夏秋冬 日照光影 長短變化 土地性質 酸鹼 軟硬 黏濕 肥瘠


         四時變化皆不同 土壤裡的 微生物(包括 細菌 真菌 線蟲 原生動物--等等)


         有"越冬"有 "越夏"個個不同 雜草相 蟲相與植物病相都隨時間變化不同!


一個人 在天地之間 從事露天有機農耕 日子一久 領悟 體會愈深 


        一旦 到達一定的階段 突破層層瓶頸 則心靈體會 會像掘地湧泉一般


源源不斷 自然湧出


一個人 身處在天地之間 看四時的變化 萬物榮枯 人自然會學習得


             更謙卑  更虛心 更願意   處下示弱        有了這些體悟


             對日後的處事待人幫助很大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聰明的人 願意棄工從農的原因 各位網友 您認為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愚人老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