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記錄成本
















【聯合報╱黃千】

2008.03.18 01:58 am
 


我很小的時候,家裡養過雞。當時養雞不是給我們進補的,而是用來增加收入,以貼補家用。後來母親因有了工作,才結束這一段養雞的日子。

然而,有一年春天,爸爸到花蓮洽公,路過一個市集,很意外地竟買回四隻小雞,家裡才又開始以前養雞的日子。

這四隻小雞長得稍大一點後,才赫然發現牠們不是普通的雞隻,而是所謂的鬥雞。

爸爸養雞不同於其他人,他是拿起小記事本子,一筆一筆很仔細的記錄幾月幾日買了一斗米、花多少錢?小雞每天吃了多少米?一個月,雞隻吃了幾斤米?類似的事項,爸爸總是鉅細靡遺的記載著。

一直等到春節到來,我們這些散居他鄉工作的兒女返鄉時,爸爸養了八個多月的雞隻,也已經長得肥壯,爸爸毫不眷念地一口氣把雞隻全給宰殺了,想讓我們好好品嘗。

爸爸的筆記本裡,詳細記錄他養一隻雞的成本,是遠遠超過市場販賣的雞隻價格。根據爸爸的記錄,他養一隻雞,共花了八百六十元的成本,當然,這其中還不包括爸爸所付出的心血哦。

當餐桌擺放已烹調好的雞,品嘗起來十分美味可口,肉質細緻又極為甘甜。爸爸說,他養的雞全是吃白米長大的,不同於市場販售的雞。我們當然都知道,因為我們早從爸爸的小記事本裡面,看出他養雞的用心。

當我吃著這美味的雞肉,心裡一陣溫暖,而且感動。我感動的不是爸爸不計成本的養雞,而是他在養雞過程,對雞隻所付出的用心和努力。我想,他是很想彌補過去沒有讓我們品嘗到美味雞隻的缺憾。

這個養雞事件,距離現在雖已快十年了,但我每回只要一想起,心中仍感到甜蜜,能擁有如此的父愛,真讓我備覺幸福啊。



【2008/03/18 聯合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愚人老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