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轉貼網路資訊:瞭解台灣農民:氣質與故事的軌跡


 














講者:賴守誠教授


撰寫:吳秉諭、李佩璇



       回顧台灣的經濟發展,由早期的「以農立國」走進六、七○年代經濟奇蹟時期的「以農養工」,到今日國際視野下所謂的「高科技島國」,「農業」無巧不巧地成了科技菁英眼中「重返生活」的選項,「農業」扮演的角色有著顯著的階段性差異,農民的性格與型態也出現了新興的分化與多樣的發展。為了更加瞭解在不同時代脈絡下農民的差異,我們特別邀請了臺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的賴守誠教授與我們分享他對傳統農民及新農民差異的觀察,以期能夠更深入瞭解並進而協助我國農產業發展。


    相較於1950年代以降,多以制度承襲方式持續務農的傳統農民,現在所謂的「新農民」主要指稱在1990年代以後出現,因客觀社經環境轉變,農業就業市場誘因增強進而從農的新世代(農政單位推動的園丁、漂鳥等計畫是引導青年回農的指標),以及原先來自公務單位、科技業、其他工商業部門等以兼職或退休後進入農業的工作者為代表。


       傳統農民視農業為唯一的生計命脈,「耕作」不僅僅是工作,更是與先人之間的傳承、信仰與文化的維繫,且長期深植在農村禮俗圈的生活方式,使得傳統農民在農業活動上十分重視人與人之間的熟識往來、情感綿密的互動模式。而對於新農民而言,農業除了是一個工作的「選擇」,更多的時候也是一種生活風格及生活態度的展現,這使得新農民在經營農業時,特別重視「理念」的彰顯與溝通。而擁有較高教育程度、其他產業或商業運作經驗的新農民,也擁有更高的能力來關注、回應市場變動,並且懂得利用政策性的資源 (例如:各項補助、驗證、獎勵措施等等)來維護自身利益。


        在歷史的脈絡中,傳統農民的土地取得主要因《耕者有其田》等農地政策的發展,使佃農獲得面積細小之農地,「農民」身分也多半經由農會會員登記方式取得;而新農民的土地多為自行購入或由繼承而得。從汲取知識的慣性方式來看,傳統農民知識與技術的來源主要由農業推廣單位所提供,對於單一線性知識獲取方式的依賴,在某種程度上也使得傳統農民對於市場變動與趨勢較不敏銳。而反觀新農民則可能掌握較多元的信息管道,在農業經營上也更加有想法及自信,對於市場較為瞭解也傾向主動反應。然而,新農民所熟悉的互動模式也不一定是以傳統社會的高度組織化且緊密的人際網絡為運作基礎,而是建構在高度媒介化的互動模式。


       在農業產銷管道方面,仍有多數的傳統農民不善於或不適合經營直接面對消費者的行銷管道,因而多仰賴農會、合作社、盤商進行後續銷售;而新農民通常具備較高能力直接運用現代的行銷管道,例如超市、便利商店等等,甚至透過直接面對面的農民市集來進行銷售。多元管道的銷售使得新農民在農業經營上,除了著重產量的增加與維持之外,更加重視農業生產的品質與優化。


         綜合上述,傳統農民和新農民在土地取得、知識來源、產銷管道、資源運用方式以及「從農」對之而言的意義等,皆呈現可見的差異。針對農民特性的轉變,政府在擬定農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時,應該更加了解傳統農民與新農民的特質,靈活設計相對應的發展策略;而顧問或輔導單位與農民間的互動,也應依據農民特性差異有所應對,以找尋較適切的溝通方法,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速我國農業升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愚人老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