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第五屆農企業精英班 吳榮杰 老師 農產品貿易自由化與國際行銷 上課摘要

 

世界是平的 :

資訊科技加速了全球化  全球化加速了競爭 競爭就必須勝出否則只好被淘汰

全球化競爭 對手將會遠在天邊 隨時想奪取你的飯碗

環境的變遷 需要適應環境 您準備好了嗎?

 

前言

1.台灣於2002年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 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第144個會員國

2.入會後隨即受到WTO國際公約的規範 必須履行各項規範

3.無可避免的 台灣的各項農產品市場將逐步開放 農業境內保護 與 農業境內支持措施 也將逐步轉變或是削減

4.小農制是台灣的農業經營的特色之一 有其先天局限性及弱點 但也有其不容忽視且待開發的優勢

5.如果認清大環境及時代潮流的變化 充分利用小農的特色及優勢 並且調整產業經營策略及心態 相信小農經營仍有永續發展的機會及拓展貿易的潛力

6.本堂課程的目的 是在探討WTO農業規範 農產品貿易自由化趨勢及WTO農業規範對台灣農業的挑戰 以及小農經營的因應調適之到

 

WTO精神與農業協定

1. WTO於1995年元旦成立 其前身為GATT

    WTO宗旨為:1.促進貿易自由化2.籌劃貿易談判3.解決貿易爭端

2.WTO依循的基本精神:

    1.遵守不歧視原則 包括 最惠國待遇原則 (MFN原則) 及 國民待遇原則( Nㄒ原則)

    2.追求貿易自由化 包括 關稅減讓原則 及 消除非關稅貿易障礙(削除NTB原則)

    3.推動可預測的市場開放 促進公平競爭 以及 協助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與改革

 

農業協定

1.烏拉圭回合 多邊貿易談判 (GATT第八回合多邊貿易談判 1986--1993 共花了七年 )達成 農業協定簡稱AOA 或是URAA

2.農業協定 AOA 或是 URAA主要內容包括:1.市場開放 2.削減境內支持(如 國內稻米生產保價收購制度)3.削減出口補貼

 

農業協定的市場開放重點在於:“關稅化”

何謂:關稅化 :就是將國內所有的非關稅貿易障礙全部取消換算成 關稅看得見的保護

關稅看得見的保護計算公式:比如(稻米國內價格減去稻米國際價格)除以 稻米國際價格 再乘以100% 等於關稅稅率

所以 所謂的農業協定的關稅化 就是 先將國內所有的非關稅貿易障礙全部取消 換算成關稅稅率 以看得見的關稅稅率來保護國內市場 然後逐年降低

再規定 已開發國家 在1995--2000年 六年內 每一年調降6% 六年總共要調降關稅36%  六年內敏感性單項產品最少需調降15%

 

此外還有最低進口承諾的規定:必須以最低關稅在六年改革期間內 開放進口量達到國內總消費量的3%--5%

 

經過農業協議之後 農產品國內價格與國際價格會連結在一起彼此相通 是農業協定關稅化的陽謀(或陰謀)農產品國內價格自然會與國際價格聯動 互為因果

 

我國加入WTO的承諾:

1.農產品平均關稅由20.02%調降至12.86%

2.原先採取進口或管制進口或是限制地區進口之41種農產品 除稻米適用特殊處理 就是每一年稻米採限量進口144720公噸糙米外 其餘40種農產品降關稅

3.香蕉 花生等22種農產品改採關稅配額(簡稱TRQ)其餘18種農產品 開放自由進口

4.削減國內農業境內總支持(AMS)20% 補貼額度由新台幣177億餘元降為141.65億元

5.承諾不採行任何農業出口補貼

 

所謂關稅配額就是:農產品進口一定數量內科低關稅 配額外之進口數量棵高關稅之措施

 

加入WTO之後 蔗糖 檳榔 椰子 柚子 柿子 香蕉 鳳梨 芒果 東方梨 桂圓肉 雞肉 豬腹脅肉 動物雜碎 液態乳 乾金針 乾香菇 花生 大蒜 紅豆 鯖魚 等22項農產品以關稅配額方式進口

 

台灣已經正式通知WTO 於2003年起稻米易改採關稅配額進口

 

此外 台灣也爭取到 可以對蔗糖 檳榔 柚子 柿子 東方梨 花生 紅豆 大蒜 乾金針 乾香菇 液態乳 雞肉 豬腹脅肉及動物雜碎等十四項產品實施特別防禦措施

在進口農產品嚴重威脅到國內農產品時 可以臨時提高關稅 以有效保護國內產業

 

政府也編列一千億的農產品受到進口損害救助基金 並且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及農產品行銷措施 提昇產業競爭力

 

在境內支持的削減方面 農業協定規定 足以扭曲生產或是貿易的補貼均視為琥珀色政策措施 需納入農業總支持之計算範圍內 並加以削減(已開發國家在六年內需降低20%)

 

必須削減的補貼主要包括:保價收購制度及生產要素補貼等等 但是仍有不少不會明顯直接扭曲市場機能的綠色政策措施 或是符合微量條款的補貼 可免於被納入農業總支持而被迫削減

 

出口補貼亦需逐漸消減 但此與台灣較無直接關聯

 

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趨勢與挑戰:

1.烏拉圭回合談判所達成的農業協定是目前國際間規範農產品貿易自由化原則的主要公約 也是各國規劃或是調整其境內農業政策的主要依據 而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腳步並沒有須臾停止

 

2.WTO於2000年3月起展開新回合(杜哈回合)農業談判 預定可完成談判之期限一再展延 由於各方歧見仍大 一般認為可能不會很順利地在近期內達成協議

 

3.新回合勿呼回合農業談判的主要議題 仍可歸納為:市場開放 境內支持 出口競爭(出口補貼)等三大部分

 

4.市場開放的主要議題包括:關稅削減 關稅配額管理 特別防禦措施 進口國營貿易企業 等等

 

5.境內支持方面的主要議題包括:綠色政策措施 藍色政策措施 AMS農業總支持之削減 開發中國家有關境內支持承諾之豁免

 

6.出口競爭方面之議題則包括:出口補貼 出口信用與保險 糧食援助 出口限制 出口稅 出口國營貿易企業等等

 

7.雖然 各國立場迥異 對於個議題的主張不盡相同 未來談判可能達成的協議亦尚未十分明朗

   但是 從目前WTO新回合杜哈回合農業談判的進展情形以及之前的GATT達成的農業協定內涵 仍可以歸納出一些 國際間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未來可能趨勢

   1.農產品貿易自由化是持續漸進的時代潮流 其自由化的速度或許可快可慢 其方向則是確定不會改變的 !!

   2.非關稅貿易障礙已不能被恃為保護境內產業之措施 農產品關稅也會被迫逐漸調降 且高關稅枝條將幅度較大

   3.出口補貼等出口競爭行為將受到更嚴密的約束 且出口國已經答應於2013年全面取消出口補貼

   4.境內農業支持措施仍可以繼續存在 但價格支持(保價收購)及 生產補貼等琥珀色及藍色措施將被迫逐漸削減最後撤除 但是 綠色措施尤其是對資源保育 環境保護 即食品安全有力的措施 將有更多發展存續的空間

   5.開發中國家將被賦予叫優惠的特殊待遇

   6.由於 WTO多邊貿易談判停滯不前 近年來 各國更加快區域貿易整合的腳步

   7.至2012年初 已經有五百多個RTA/FTA完成簽署 並且向WTO提出通知 其中有三百多個協議已經生效執行

   8.台灣貿易主要競爭對手韓國 近年來加強簽署FTA

      韓國與歐盟的FTA已經於2011.7.1生效執行 雙方將于五年內取消98.7%貿易額之關稅

      韓美FTA則於2012.3.15生效執行 雙方將在十年內取消99%稅項之關稅

   9.新加坡 紐西蘭 汶萊及智利於2005.6簽署 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TPSEP  美國於2008.9加入TPSEP後更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 隨後 澳洲 秘魯 越南 馬來西亞 

      加拿大與墨西哥將於2012.12的第十五回合談判中正式加入TPP 已使得TPP成員國達十一個國家 另外 日本及泰國也已經表達參與意願

  10.TPP係高標準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 除極少數項目例外 其餘所有產品均須在2015年內將至零關稅

  11.2010年APEC領袖宣言表示:將來將採取具體行動 在現有東協加三 東協加六及TPP的基礎上 達成全面性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FTAAP

  12.TPP於2012.12 在紐西蘭召開第十五回合談判會議 美國歐巴馬總統在獲得連任後 繼續推動TPP 各成員國也希望在2013年底前結束談判工作

      惟鑒於TPP談判範圍過廣 企圖心太高 預料此一目標恐難達成

  13.TPP談判涵蓋議題很廣 包括傳統FTA議題(貨品市場進入 服務貿易 競爭政策 紡織品與成衣 智慧財產權 政府採購 原產地規則 貿易救濟 觀物等等)

      及新興議題(電子商務 環境 金融服務 能力建構 法規調和 國營企業 中小企業 電信與勞工等等)

  14.TPP開放條款:本協議開放給任何APEC會員及任何國家加入 前提是全體簽署國同意該經濟體或該國加入

  15.TPP新加入會員國的條件:

       1.符合TPP標準與目標之充分準備與企圖心

       2.先透過雙邊程序爭取既有成員之支持

       3.既有成員以共識決方式決定是否同意 並完成談判

       4.新成員國需全盤接受當時成員國達成之協議

  16.TPP成員國占台灣出口市場之25% 加入TPP除可聨結東協之新越馬汶四國外 並且可以與我第二大 第三大貿易夥伴美國及日本(倘該兩國亦加入)進行經濟整合

      並且強調與大洋洲紐澳兩國之經貿關係及南美洲智利與秘魯兩國之經貿關係 等同與數個國家同時簽署FTA 係我國避免被邊緣化之有效做法

  17.從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趨勢可以明顯地看出 市場機能將逐漸發揮其功能 比較利益是決定國際間農產品商業貿易行為的關鍵因素

  18.各國政府將很難明目張膽地干預農產品的進出口行為 對於靜嫩農業的發展也僅能儘量採取綠色措施予以協助

  19.就台灣等農產品淨進口國而言 由於農業曾受到正面的保護 一旦奉行農產品貿易自由化政策 境內農業難免在短期內遭受負面的衝擊 但是 這樣的結果 卻也是因應調整後 農業轉型升級的契機

 

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理論基礎:

 

 

 

 

 

 

 

 

 

 

 

      

 

 

 

 

 

 

 

 

 

 

 

 

arrow
arrow

    愚人老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