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轉貼網路資訊: 有機農產品不是CAS優良農產品
有機農產品不是CAS優良農產品
作者:黃璋如,宜蘭大學教授兼有機中心主任,農經博士。
CAS的原始名稱是「中國」農產品標準,最早開始使用時就只針對「加工廠」,只要「加工過程」合乎CAS標準,就可以申請使用CAS標章,此CAS標章屬於財團法人CAS協會。
2008年政黨輪替後,農委會將原本由CAS協會主導使用於加工產品的CAS標章,使用於其他農產品上,包括有機農產品、吉園圃產品,但卻不將產銷履歷產品納入。當時引起有機農業界大力反彈,因為有機與產銷履歷農產品有完整嚴格的驗證制度,吉園圃蔬果卻沒有驗證制度,而CAS優良農產品則只針對加工過程,並不保證原料(例如肉品或蔬菜)在農場生產階段是否添加違法藥劑等。強迫有機農產品掛上相同的CAS標章,雖然加上小小的「有機農產品」字樣,仍然令生產者與消費者疑惑。
CAS優良農產品單單由CAS協會一家負責驗證,但CAS有機農產品卻有十多個不同的驗證單位,因此各有機驗證機構的公信力會被消費者評比。最近幾個月,我曾經在電台節目聽到主持人簡又新先生訪問CAS協會高層何謂「認證」與「驗證」,但他甚至不知道此兩名詞的含意完全不相同。而該協會網站,也一直將CAS優良農產品全部簡稱為CAS產品,顯然CAS協會並不認為CAS有機農產品也是CAS產品的一種!
查詢農委會網站,單單為了「加強優良農產品驗證管理及推廣計畫」(也就是CAS),去年前三季,農委會對CAS協會補助了高達一億元,同時分別補助負責畜產品及食品加工驗證輔導的中央畜產會及食品工業研究所近八千萬及四千萬元。但對於攸關國產畜產品品質及食品安全的「推動家畜產品產銷履歷計畫」,農委會僅僅補助各縣市政府三到十三萬元,並另外補助中央畜產會兩百多萬元。
也就是說,政府看重農產品後段的「加工」過程,卻不重視前段的「生產」過程;而大筆金額補助CAS優良農產品驗證管理,據報載卻疏於督導,對CAS協會所驗證之優良農產品一年只抽樣檢查六十八件,CAS協會網站上也從未刊登其內部抽樣檢查的結果。但農糧署每月都在市場及農場抽樣檢查有機農產品,去年高達一千兩百多件,且抽樣結果刊登於本人所負責之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上,使得生產者更加謹慎,消費者更加信任。
最令人不服氣的是,當2008年第一個由國家執行的有機農產品標章正花費大筆經費大力推廣的同時,新政府就改弦易轍將CAS標章強加於有機農產品,不但使得生產者憤慨、消費者混淆,也降低了有機農產品的公信力。例如一包蔬菜,可以是「CAS優良農產品」,也可以是「CAS有機農產品」,但後面小小的中文附註,消費者哪裡能輕易辨別或瞭解其中的奧秘? 而有機農產品在二到三年的轉型期間,生產過程需全部符合嚴謹的有機驗證規範,卻仍然不准張貼CAS有機農產品標章,只可貼各驗證機構所發給的有機農業轉型期產品的標章。
更令人遺憾的是,有機農業推行多年,通過農糧產品驗證的生產或加工業者已高達約兩千家,但通過畜產品驗證的卻只有兩家,其中一家還是政府機構。顯然政府部門及負責驗證的中央畜產會對有機畜產品驗證不夠積極,因此在CAS肉品之外,市面上並無有機肉品提供消費者選擇!
我們要強調的是,「有機農產品」並不是「CAS優良農產品」,生產及驗證過程都非常嚴謹,請消費者明辨;並為了食品安全與環境保護,請繼續支持有機農業。
(本文同步刊登於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