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
衛生署昨發布市售肉品最新稽查結果,
至三月十一日止,共抽驗二一九件肉品,卅七件檢出含瘦肉精,
其中一件在嘉義抽樣的澳洲牛竟檢出毒性較萊克多巴胺強的瘦肉精「齊帕特羅」(Zilpaterol)。
衛生署強調,不合格肉品正由各地方衛生局追查源頭,釐清產地來源,問題肉品都會下架回收銷毀。
衛生署抽驗結果顯示,
卅六件為萊克多巴胺,產地分別標示來自美國(卅二件)、澳洲(二件)、紐西蘭(二件);
一件在嘉義全聯超市興業店抽樣的澳洲牛,被檢出含齊帕特羅○.八ppb。
號稱不用瘦肉精的紐澳牛竟被檢出含瘦肉精,還是毒性較高的齊帕特羅,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直呼「慘了!」
以美國核准每日每人可攝食量,齊帕特羅毒性是萊克多巴胺的十五倍。
台大獸醫專業學院長周晉澄則認為,
現在仍須釐清肉品源頭是否來自紐澳,或是運送、分切過程中遭到混合、重組。
紐澳牛的飼養方式為放牧,不須用到瘦肉精,也未核准使用。
食品藥物管理局區管中心主任潘志寬指出,
目前紐澳牛肉檢出的萊克多巴胺最高含量為五.三ppb,是三月七日在台東麵店抽樣的澳洲牛;
另一件在桃園千葉火鍋抽樣的紐西蘭牛肉是否真是工讀生錯拿美牛,地方衛生局仍在調查釐清。
但澳洲牛檢出瘦肉精非第一次,
去年至今年二月一日邊境查驗時,
已有二批來自澳洲的牛雜碎各被檢出齊帕特羅及「沙丁胺醇」(Salbutamol),遭退運、銷毀。
林杰樑說,美國是近二、三年才核准使用齊帕特羅,
目前國際健康風險研究資料比萊克多巴胺更少。
先前韓國曾發生業者將美牛偽裝成澳牛販賣,
他認為,台灣應盡速推動食品產銷履歷,清楚掌握從牧場到末端銷售點,才能真正把關食品安全。
另至十一日止,地方衛生局共抽驗八十七件生鮮豬肉及香腸、培根及火腿等產品,皆未檢出瘦肉精。
衛生署表示,持續加強稽查,預計每月至少抽驗卅件市售豬肉產品。
後續新聞: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13日電)
台南市政府抽檢肉品,今天確認1件非美牛樣本含有萊克多巴胺瘦肉精,
樣本註明是紐西蘭牛肉,但因樣本是組合式肉排,衛生局已開始追查,確認肉源。
這件非美牛樣本取自一家頗具知名的連鎖牛排店,
衛生局說,抽檢時店家宣稱肉品是紐西蘭牛肉,
衛生局檢驗時才把樣本歸類為紐西蘭牛肉,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數據是1.29ppb。
衛生局初步調查,這件疑為紐西蘭牛肉的樣本,取自組合式肉排,
也就是這塊肉排可能由數種牛肉混製而成,
店家是向高雄市仁武區一家公司取得,這家公司的上游之一是樹森公司。
衛生局認為肉源既然和樹森公司有關係,
肉排樣本也可能摻有美牛,說不定瘦肉精是從美牛驗得,不是紐西蘭牛。
衛生局已請高雄市政府協助調查,以確認供貨公司的肉源來自何處。
台南市政府首波自行抽檢肉品樣本有50個,包括美牛10件、澳洲牛15件、紐西蘭牛20件、台灣牛1件、
台灣豬4件,樣本來自餐飲業、牛排店、牛肉麵店、牛肉販售業者、牛肉批發商等。
衛生局昨天已確認1件美牛樣本含有萊克多巴胺瘦肉精10.93ppb。1010313
後續新聞:
國內有養豬場以及市售豬肉,被驗出有比「萊克多巴胺」毒性更強的「沙丁胺醇」瘦肉精。
民進黨團書記長陳亭妃質疑,在美牛風波未平之前,就拋出豬肉也淪陷的議題,質疑是轉移焦點。
國民黨立委蔡正元則踢爆說,超市以及傳統市場的豬肉商品,也含有「沙丁胺醇」,
認為政府檢驗標準過於寬鬆,呼籲要加強把關機制。
(蕭照平報導)
傳出國產豬肉也驗出含有比「萊克多巴胺」更毒的「沙丁胺醇」瘦肉精。
對此,民進黨團書記長陳亭妃質疑,美牛問題還沒有解決,政府就拋出豬肉也有瘦肉精的議題,
她認為有轉移焦點的嫌疑。
『農委會有什麼用意?為什麼在發生的時候你不提出來,
那現在大家在講瘦肉精的時候,你突然丟出比萊克多巴胺更毒的瘦肉精,
存在國產豬肉這是不是很可怕』
陳亭妃強調,任何瘦肉精都不該使用,批評農委會失職。
另外,國民黨立委蔡正元也說,豬肉陸續被驗出含有瘦肉精,質疑政府的抽檢機制有問題。
『那個官方在檢驗的時候,可能會事先通知被檢驗單位,所以不太容易被查出來,
那這也有個合理的解釋,因為萊克多巴胺比較貴,所以在價格高的牛肉上有使用,
豬相對比較便宜,所以就使用比較便宜的沙丁胺醇』
蔡正元也說,含有瘦肉精的豬肉有流入超市跟傳統市場,呼籲有關單位要加強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