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 悲哀的農業 農業的悲哀 !! 嗚呼哀哉 !!


全台灣 現在 以及 不久的未來 絕大多數的人 都要吃中國大陸種的蔬菜 水果 您安心嗎?


當年 1945--1949年間 國共的軍事戰爭 的翻版


到今天 變成2013年 國共農業戰爭的翻版 勝負 以然 成為定局 !!


嗚呼哀哉 !!


國家 錯誤的農業政策 一定會滅殺台灣的農業 一定會滅殺台灣的農夫生機


再過 3--5年之後 


大家還能夠吃到 台灣在地生產的農產品嗎?


您憂心嗎?


還是您 開心可以買到更便宜的農產品 !!


 


愚人轉貼網路資訊:中國蘿蔔大軍 接管台灣市場 2013-03-20 天下雜誌 518期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7850




中國蘿蔔大軍 接管台灣市場



2013-03-20 天下雜誌 518期作者:劉光瑩


中國蘿蔔大軍 接管台灣市場圖片來源:劉國泰

台灣開放中國農產品以來,大陸進口豌豆,十年來增加三倍,而台灣產量卻近乎腰斬。當中國農產品大軍,淹沒台灣菜市場,台灣卻只能靠政策性採購,出口中國?



 




從石斑魚、虱目魚,到茶葉、火龍果等十八項台灣農漁產品,在ECFA早收清單上路之後,今年初對中國大陸出口已降為零關稅。這幾項農產品,過去幾年似乎締造亮眼的出口成績單。


十年來,兩岸農產品貿易總額成長將近四倍,貿易逆差大幅縮小,去年創下歷史新低。


二○○二年,台灣對大陸的農產品貿易逆差達三億多美元,在○八年後逐步縮小,在去年降為○.三八億美元,是十年來最低。


以去年為例,台灣從大陸進口農產品總額八.二七億美元,較前一年成長六%。出口七.八九億美元,較前一年成長一七.七%。


台灣出口大陸的農產品,主要是特定農漁產。農委會國際處處長張淑賢指出,活石斑魚去年出口大陸的金額已達到一.三億美元,是出口金額最高的單項農產品。


從一○年起,中國大陸更成為台灣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市場,僅次於日本。


但成功突破大陸市場的背後,卻有風險。台灣農產品出口大陸,很多都是政策採購,不完全具有市場競爭力;但大陸農產品以規模經濟、價格取勝,長驅直入台灣市場,逐步獲得市場佔有率。


大陸進口蔬菜衝擊台灣小農


 


至今,台灣開放大陸一千四百多項農產品進口,雖然仍有八三○項禁止進口,包括青花菜、蕃茄、葡萄、鳳梨等蔬菜水果。「台灣栽種這些產品的都是小農,他們受到的衝擊會最大,」張淑賢說。


然而,這些品項只禁止生鮮冷藏的部份。但有許多大陸蔬果,卻以冷凍、脫水或罐頭的形式,出口到台灣,而且數量逐年增加。


最明顯的是蕃茄、花菜與豌豆。大陸進口蕃茄的量,十年來增加二十多倍、花菜與豌豆增加三倍。同時,台灣本地的四季豆與豌豆,產量卻近乎腰斬。


一一年,從大陸進口的四季豆高達五○七七噸,相當於該年台灣本地產量的四成。


可以看出,大陸進口蔬菜有取代台灣本地農產品的趨勢。


「台灣出口農產品以高價的石斑魚和水果居多,但從大陸進口的,卻有很多是每天在吃的蔬菜水果,對台灣農民一定有影響,」身為屏東萬丹農家子弟,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難掩憂心。


過去幾年,來自於ECFA讓利的出口紅利,只是一時。他指出,把時間軸拉長來看,在貿易自由化浪潮之下,台灣的農產品節節敗退,卻是不爭的事實。


「台灣的蔬菜水果,大陸南部沿海省分幾乎都可以生產,規模比台灣大得多,價格更是天差地遠,」他說,將來若是擴大開放,衝擊更不容小覷。


以穀物製品來說,在過去五年內,從大陸進口量已經從四萬噸,暴增到十二萬噸,成長近三倍之多。


而大陸茶葉一年進口量,更超過五千噸,「妳知道我們茶葉一年生產多少?一萬七千公噸,進口的就三分之一,這代表國內消費量,有三分之一是對岸來的,」陳吉仲拿出數據。


台灣蔬果產值遽減三十二億


根據農委會委託研究分析,台灣對大陸農產品若逐步降稅,進口價將是本地價格一半以下。低價品的替代效果,估計將減少台灣蔬果產值達三十二億台幣,超過兩萬名蔬果農民受到影響。


「這樣下去,二十年之後,台灣農業還能活嗎?」他沉痛地問。


「貿易自由化,農民感受的衝擊必然最深,」台大農業經濟系教授徐世勳認為,如果沒有新思惟,台灣農業的未來岌岌可危。


前有ECFA開道,後有八三○項大陸農產品準備叩關,在更多低價農產品來敲台灣大門之前,學者建議,台灣農業必須及早因應自由化趨勢,做好準備。


因應措施一:清楚標示產地,讓消費者支持本土農產品。


台灣茶葉一年產量僅一萬七千公噸,但各國進口茶卻高達三萬公噸。陳吉仲質疑,許多產品標榜是台灣貨,其實可能是「聯合國」。


他建議,所有農產品比照牛肉,清楚標示產地與混合比例,並編制人員嚴格稽查。資訊透明,想支持本土農產品的消費者,就有選擇的依據。


因應措施二:加嚴檢疫檢驗標準,區隔在地與進口農產。


檢疫檢驗的問題,是農產品貿易最主要的非關稅障礙。陳吉仲指出,大陸許多農產品來自病蟲害疫區,用藥規範也大多比台灣寬鬆。提高進口農產品的檢疫檢驗標準,不僅確保消費者安全,也能有效區隔在地與進口農產品。


然而,除了以短期措施,防堵標示不實或安全衛生堪慮的進口農產品,台灣在面臨低價農產品大軍來襲之前,更應該長期投入資源,重新思考經營策略,並培養在地消費的觀念,才能真正幫台灣農業「轉型」。


三大策略 幫台灣農業轉型


長期調整策略一:以契作保障高品質外銷。


以紐西蘭奇異果契作為例,契約耕作的收成有收購商保價,農家收益通常比一般農戶高,消費者也能享受品質齊一的產品。


「台灣毛豆出口近年大放異彩,靠的就是契作,」張淑賢說,兩千四百公頃的毛豆生產專區,有八家毛豆加工業者跟三百多位農民進行契作,用藥、施肥跟品種,都按照日本買方需求量身打造。


即使關稅六%,台灣毛豆在日本市佔率仍超過四成二,就是因為安全有保障、品質整齊。


長期調整策略二:以農企業思惟,建構農業產業鏈。


「現代農業,要有做iPhone的思惟,」徐世勳說,一支手機賣出去,獲利最多的不是零件製造商,而是做品牌、研發的公司。農企業,就要用這樣的思惟來經營。


農業專精在研發,耗費自然資源少,利潤卻驚人。他以日本胡蘿蔔為例,台灣農民買一小瓶種苗,就要五千元。在彰化栽種胡蘿蔔回銷日本,農民賺辛苦錢,但種蘿蔔用的檢測儀器要向日本買,台灣付出了土地、水、勞力,利潤微薄,賺的都是辛苦錢。


問題的癥結,在於農委會缺乏產業鏈概念,只想著賣初級原料、照顧農民,卻忽略加工,如米製成米果,才能提升價值。


長期調整策略三:透過教育,推廣在地消費觀念。



農委會國際處長張淑賢認為,支持在地食材的觀念要從小做起。就從國中、國小營養午餐開始,「他們如果吃習慣了,長大也會繼續支持台灣農產品。」


事實上,台灣想靠農產品出口大陸賺貿易財,也許只有這幾年好光景。仍應思考如何整體加強農業體質,確保本地農產品消費安全無虞,才是正道,也才有可能抵擋排山倒海而來的貿易自由化浪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愚人老爸 的頭像
    愚人老爸

    愚人農場夢幻雞

    愚人老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