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書的封面




本書的封底


本書 第三章部分


 


第三章  致命的萬靈丹


 



現今,每個人從母體內受孕到死亡,都在被迫接觸危險的化學物質;這是以前從未發生過的。化學物質使用不到二十年,人工合成的殺蟲劑就已經遍佈生物界和無生物界的每個角落;在大部分主要河流,甚至看不見的地下水源,都可查驗到。十幾年前用的藥劑,土壤裡可能到現在還留有殘餘,或已進入魚類、鳥類、爬蟲類、家畜及野獸體內;情況已普遍到,科學家做動物實驗都找不到未受污染的動物。連人跡鮮至的山林湖泊裡的魚,土裡潛藏的蚯蚓,鳥兒的蛋,及人類體內,都可發現到化學物殘留。現在絕大多數的人,不分老少,都有化學物質儲存在體內;在母奶裡,也可能在胎中。


    所有這些,都是因為生產人工合成殺蟲劑的工業突然大幅成長。這種工業是二次世界大戰的產物;在發展化學武器的時候,人們發現有些實驗室製造出來的化學物質能把昆蟲殺死。這項發現並非偶然,因為人們用昆蟲測試毒殺人的藥。


    結果,人工合成的殺蟲劑不斷地出現,藉著分子的排列組合及原子的替換,這些在實驗室巧妙製成的人造產物,和戰前簡單的殺蟲劑有很大的不同。後者取自天然的礦物和植物;砷、銅、鉛、錳、鋅,及其他礦物的化合物;除蟲菊精取自乾菊花:硫酸尼古丁來自煙草的一種,而毒魚藤素取自東印度的豆科植物。


     人工合成的殺蟲劑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其對生物有強大的藥性。不只是毒害,它們還能破壞生物體內重要的代謝過程並導致死亡。因為,如本書將探討的,司保護功能的主要酵素遭到破壞,體內製造能量的氧化步驟被阻斷,各器官的正常功能無法進行,使細胞慢慢地產生無法回復的變化,進而發展成惡性癌細胞。


    然而,每年更新、藥性更強的化學物質一直在增加,新的用途也不斷發展出來,因此接觸這些物質已成為全球性的了。在美國,人造殺蟲劑的產量從一九四七年的一億二千四百二十五萬九千磅增加到一九六○年的六億三千七百六十六萬六千磅,增加了五倍之多。這些產品的批發價超過二億五千萬美元。但是就產業的計畫與期望來看,這麼龐大的產量只不過是個開始。


    所以,殺蟲劑的本質成為我們應該關心的問題。既然我們和這些化學物質親密生活在一起---吃、喝它們,把它們帶進血液及骨髓中,我們最好對其性質和藥效有一些了解。


    二次世界大戰後,農藥的成分從無機化合物轉變為碳分子的天下,但是少數幾種舊材料仍然繼續存在。其中最主要的砷,是許多除草劑和除蟲劑的基本成分。砷是毒性強的礦物質,廣泛分佈於各種礦產內,不過也有極少量存於火山、海洋、及泉水中。其與人類的關係是多彩多姿且歷史悠久的。因為許多砷化合物無味無臭,所以自古以來,一直都是很受歡迎的殺人毒藥。砷存於英式煙囪垢中,和一些芳香族碳水化合物一樣有致癌性,這是兩百年前一位英國醫生發現的。長時間映及廣大人品的慢性砷中毒,在歷史上存有記錄。受到砷污染的環境,也會使馬、牛、羊、豬、鹿、魚和蜜蜂生病死亡。僅管有這些記錄,對於含砷的農藥,很多人還是照噴不誤。美國南方產棉的農村,因為噴灑砷的緣故,養蜂業已完全絕跡;長期使用含砷農藥的農夫,罹患了慢性砷中毒,家畜也遭毒死。空中飄浮的噴霧微粒,從藍莓擴散到鄰近的農場,污染河水,毒死蜜蜂和牛群,也使人生病。「近年來,我國在使用砷物質上完全罔顧一般大眾的健康。」美國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環境致癌權威W.C休柏博士說:「看過人們怎麼噴灑含砷殺蟲劑的人,對他們極端輕率的態度必定無法忘懷。」


    而現代的殺蟲劑毒性更強。主要分為兩類,一種是「碳氫化合物」,以DDT為代表;另一種是有機性的磷酸化合物,以較為人熟知的馬拉松和巴拉松為代表。如前所述,它們是由碳原子構成;碳原子是生物界不可或缺的組成原料,因此屬於「有機性」。要了解它們,我們必須先知道其組成,及其如何從生命的基本化學物質轉變為致命的毒藥。


    碳原子幾乎可以無窮盡地彼此互相結合,成為鏈狀,環狀等各種結構,或者和其他物質的原子結合。事實上,生物之間,從細菌到巨大的藍鯨,之所以能夠種類繁多 主要就是碳的這種能力所致。複雜的蛋白質分子以碳為基本元素,其他分子如脂肪、醣類、酵素和維生素也是如此。此外,許許多多無生命物質亦如是,因為碳原並非生物才有。


    有些機化合物只是碳和氫的組合;最簡單的甲烷,又稱為沼氣,在自然界乃有機物加水經細菌分解而成。甲烷和空氣適當比例混合,便成為煤礦坑裡可怕的「火氣」。其結構很簡單,是一個碳原子和四個氫原子連結而成  H


                         H


                   C


              H       H


 


    化學家發現,甲烷的一個或所有氫原子可以讓其他元素所取代。例如,用氯原子取代一個氫原子就成為氯化甲烷:


 


H


                         CI


                   C


              H       H


 


    把其中三個氫原子拿走,換上氯原子,就變成可作麻醉用的氯仿。


  


H


                         CI


                   C


              Cl       Cl


 


    用氯原子取代所有的氫原子,就變為四氯化碳,也就是南家都很熟悉的清潔劑。


 


Cl   


                         CI


                   C


              Cl       Cl


 


    如此,甲烷這種基本分子的變化即說明了什麼是氯氫化合物。但是這樣的說明顯不出這種化合物在化學上的複雜,也無法看出為何新的物質可以從中無止盡地創造出來。化學家的目的可不是合成簡簡單單的只含一個碳原子的甲烷,而是含許多碳原子的碳氫化合物,排列成環狀或鏈狀,有副鏈和支鏈,而且,互相糾結的化學鍵不僅是由簡單的氫或氯所形成,還有各式各樣的化學基。只要一點點的改變,整個物質的特性就會跟著改變。例如,和麼原子相連很重要,和哪一個碳相連也很重要。藉著如此巧妙的操縱手法,一套有無比威力的毒,就這樣創造了出來。


    DDT最先是德國一個化學家於一八七四年合成的,但是直到一九三九年才有人發現其殺蟲的威力。結果一夜之間,DDT馬上被推崇為消滅害蟲和昆蟲傳染性疾病的靈丹。發現者,瑞士的保羅.摩慕因此得到諾貝爾獎。


   目前DDT已非常普遍,人們對它已熟悉到以為可以安心使用的程度。摩慕在大戰時期DDT剛開始使用時,為撲滅蝨子,有無數的軍人、難民及戰俘曾被噴灑過DDT。一般人以為,既然這麼多人都被直接噴過DDT,而沒有出現任何症狀,DDT一是無害的。之所以會有這種錯誤的觀念,乃是由於粉狀的DDT皮膚不容易吸收,這也是DDT和其他氫化合物不一樣的地方。然而DDT一旦溶油中,毒就會變得非常強。如果吃到肚子裡去,DDT會慢慢地由腸胃道吸收,也有可能由肺吸收。一旦進入生物體,大部分會存在富含脂肪的器官裡(因為DDT是脂溶或的),如腎上線,睪丸或甲狀腺等。另外,肝臟及腸繫膜的脂肪裡也可儲存大量的DDT


    生物體內DDT的儲存,由攝取少量的DDT開始(大部分的食物都含有DDT的殘餘),不斷累積到相當高的程度。儲存DDT的脂肪,經生物放大作用,會把飲食中少至0.1ppm的含量增加到10~15ppm,等於增加了一百倍。這些用詞是化學家或藥學家常用的,一百萬分之一聽來似乎很少,但是因為這種物質藥性是這麼強,極微量就可以在體內造成巨大的變化。根據動物實驗發現, 3ppm的含量會抑制心肌裡一種主要酵素,和克羅丹,只需7.5ppm就有同樣的藥效。


    在人體正常的化學作用下,因果不一定相等。例如,少至萬分之 二克 的碘,就能造成疾病和健康之別。由於這些殺蟲劑是一點點慢慢累積,而且只能緩慢排泄出來,所以能使肝臟和其他器官產生慢性中毒和退化。


    人體能儲存多少DDT,科學家並沒有一致的看法。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藥理部主任李醫師表示,DDT能被吸收的量沒有所謂最高或最低量。然而,美國衛生局W.海耶斯博士卻認為,DDT一但在人體內累積到一個平衡點,過多的DDT的人(除了不可避免的飲食外)體內平均含有5.3~7.4ppm,而農藥廠的工人則高達648ppm!因此,儲存量的範圍很廣,更重要的是,就是最少的儲存量,也已超過危害肝藏或其他器官與組織的份量。


    和其他相關化學物質相比最可怕的一點,是它們能經由食物鏈從一生物傳給另一生物。例如,在苜蓿田噴DDT,而後拿苜蓿餵雞,雞生的蛋就會含有DDT,或者,把含7~8ppm的牧草餵乳牛,就會有3ppmDDT出現在牛奶中,用這牛奶製成的牛油,DDT的濃度可能會超過65ppm。經過這樣的變換過程,極少量DDT可能會累積到濃度極高的程度。現今乳農很難找未受污染飼料報養乳牛,然而食品與藥物管理局已禁止含殺屬殘餘的牛奶在外州出售。


    這種毒藥也可能由母親傳給小孩。食品與藥物管理局的官員曾在人奶樣品中發現殺蟲劑殘餘;這表示由母乳餵養的嬰孩,正不斷吸收有毒化學物質,然而 這嬰孩絕不是出生後才接觸到化學物質的,有充分證據顯示 這在母體中就開始了。根據動物驗氯氫化合物的殺蟲劑可以自由通過胎盤這道保護胎兒,不致受到母體對有害物質傷害的屏障。雖然胎兒吸收的量很少,但因嬰孩比成人容易中毒,所以也會造成嚴重的後果,這種情形也代表著,今天一般人幾乎在生命一開始就在吸收化學物質,並在往後的生命中不斷累積。


    像這樣由少量逐漸累積,即使正常飲食都有可能損害到肝藏的情況,使得食品與藥物管理局的官員早在一九五○年就宣佈,「我們可能低估了DDT潛在的傷害。」醫學史上從未有過類似的況,也沒人知後果會是如何。


   克羅丹也是一種氯氫化合物,具有DDT一切令人討厭的性質和其獨有的特性。它的殘餘可以停留在土壤、食物及噴灑地點的表面上。克羅丹可經由所有管道進入人體;它可以被皮膚吸收,噴灑的塵粒可由呼吸吸入,若被吃下去則可由腸胃吸收。和其他氯氫化合物一樣,它也可以在人體內累積起來。飲食中若含2.5ppm這麼少的克羅丹,在實驗動物的脂肪中也可能累積到75ppm


    經驗豐富的藥理學家李曼博士在一九五○年就曾說過,克羅丹是「一種毒性最強的殺蟲劑,人一部到就會中毒」。住在郊區的市民卻隨便使用克羅丹噴灑草坪,可見他們並沒把警告放在對上。這些郊區市民沒有馬上病倒並不代表什麼,因為毒藥可以長期潛伏體內,使人在數月或數年後才生出不明的病症,而且追溯不到來源。另一方面,克羅丹也有可以能立刻致人於死地;有人不慎皮膚病碰到百分之二十五的克羅丹溶液,在四十分鐘內便出現中毒症狀,並且因來不及送醫而死。如果人們事先受到警告,這個人便可及早送醫而免於一死。


    飛佈達是克羅丹的一種成分,以不同的配方在市面上出售,非常容易在脂肪囤積。若飲食中含區區0.1ppm,便可在人體內累積到相當的量。同時,在土壤和動植物的組織裡 它也能變成另外一種化學性完全不同的物質,稱為愛撲殺。用鳥類做實驗顯示,愛撲殺的毒性比飛佈達更強,而後者的毒性又是克羅丹的四倍。


    壞在三○年代中期,就有人發現一種特殊的碳氫化合物,叫做氯化茶,會導致肝炎,對於職業上常接觸的則會引起一種少見而致命的肝病。在電子業工作的人,有因之而得病或死亡的;在農業中,人們認為它會使牛群羅患一種離奇而致命的疾病。鑑於這些事件,難怪有三種和氯化合物相關的殺蟲劑是所有碳氫化合物中毒性最強的,它們是地特靈、阿特靈,和茵特靈。


    以德國化學家地爾斯命名的地特靈 如果吞到肚子裡去,其毒性比ddt強五倍,若以溶液的形式由皮膚吸收,則毒性強上四十倍。它藥力很快,對神經系統有很強的作用,使中毒者痙戀,而復原也極為緩慢,顯出慢性藥效。和其他氯氫化合物一樣,長期作用會嚴重損壞肝臟。由於藥效持久,對昆蟲殺傷力強,使地特靈成為當今最常用的殺蟲劑,但其對生態有極大的破壞力,有人用鵪鶉和雉雞做過實驗,其毒性比ddt強四十到五十倍。


    對於地特靈是怎麼在生物體內擴散,儲存或排泄出來,沒有人知道,因為化學家發明殺蟲劑的才華,遠遠超過生物學上這些藥物對生物影響的知識。如休眠的火山一樣,一旦身體用到儲存的脂肪時,藥效就會爆發出來。許多我們現在知道的知識,是從世界衛生組織鄉撲滅瘧疾中所得的痛苦經驗。當人們一用地特靈取代ddt(因瘧蚊已產生對ddt的抗藥性),負責噴灑地特靈的人員馬上有中毒的跡象,一半以上的人痙戀發作,有些人因而死亡,有些人在四個月後還會痙戀。


    阿特靈是一種神秘的物質,它雖然和地特靈不一樣,卻可以變成地特靈。噴灑過阿特靈的田地所生產的蘿蔔,會含有地特靈。這種變換能在活細胞和土壤中發生,常誤導許多人做出錯誤的檢驗報告,因為若只檢驗阿特靈的成份,就會以為沒有殘餘,而實際上,這些殘餘是變成了地特靈,需要不同的方法才檢驗得出來。


    阿特靈和地特靈一樣毒性很強,會使肝臟和腎臟功能衰退。和一粒阿斯匹靈一樣大小的份量,就能殺死四百隻鵪鶉。人中毒的案例也是有的,大部份是職業上需要直接接觸的人。


    阿特靈和大部份這一類殺蟲劑一樣,也威脅到未來,那就是不孕症;用不至於致死的份量所餵養的雉雞,幾乎不能生蛋,孵出的小雞也活不長。這種後果不只限於鳥類,對老鼠也一樣,會減低受孕機率,小老鼠也活不久,而被餵過阿特靈的母狗生下的小狗,不到三天就死了。為何新生的一代得承受上一代遭到的毒害?沒有人知道是否同樣的後果也會發生在人類身上,然而這種化學物質已被飛機噴灑到郊區和農田裡。


    茵特靈是所有氯氫化合物中毒性最強的,雖然在化學上和地特靈非常接近,但是因分子結構的一點改變,使它的藥性比地特靈強五倍,亦使殺蟲劑的鼻祖ddt黯然失色。茵特靈對哺乳動物比ddt強十五倍,對魚類強三十倍,對某些鳥類強到三百倍。


    在使用茵特靈的十年中,無數的魚因而死亡,牛群因不慎走入噴過茵特靈的果園而中毒,水井也受到污染,使許多州的衛生局發出警告,指出輕率使用茵特靈會危害人類健康。


在茵特靈中毒案件中,有個悲慘的例子倒不是使用不當所造成,因為事前的確有周詳的預防措施---一對美國夫婦帶著一歲大的孩子搬去委內瑞拉,由於房子有蟑螂,所以幾天後就請人來灑茵特靈。在早上噴灑前約九點左右,小孩和家裡的小狗就被帶到屋外,噴灑後房子地板也清洗過,然後小孩和狗在下午回


到房子裡。約一個小時後小狗開始嘔吐、抽搐、隨即死亡。到晚上十點鐘,小孩也開始嘔吐、抽搐而不省人事。經過這次和茵特靈致命接觸之後,這原本正常、健康的小孩變成像植物人一樣,看不見,聽不到,肌肉經常抽搐,和外界完全隔離。在紐約醫院經過數月的治療,既無改善也看不出有治癒的希望。據醫生表示,「不大可能會有任何轉機。」


    第二種主要殺蟲劑是興經基或有機磷化合物,也是世上最毒的化學物質。最主要也最明顯的毒害,是毒性發展迅速,中毒的通常的噴灑的人,或意外接觸到噴霧、被噴灑過的植物、或棄置容器的人。在佛羅里達州,有兩個小孩找到一個空袋子,就用它來修理鞦韆;一會兒兩個人都死了,而有三個一起玩的小朋友病倒。原來那個袋子曾經裝過巴拉松,那是一種有機磷,中毒是會致命的。另一個案例發生在威斯康辛州,有兩個表兄弟在同一晚上死亡,一個是當他父親用巴拉松噴灑馬鈴薯田時,他正好在附近玩耍,另一個是跟著父親到穀倉裡而用手摸噴藥器的噴嘴。


    這些殺蟲劑的來歷,帶有一些諷剌意味。雖然像這種磷酸有機醴的化學物質許多年前就有人知道,但是殺蟲的特性一直到一九三○年末期才被德國化學家史雷德發現。德國政府馬上就想到可以用這些物質做出很有威力新武器,而開始秘密進行研究。於是,這些東西有些成為致命的神經毒氣,其他有類似結構的則成為殺蟲劑。


    有基磷殺蟲劑對生物的作用不一樣的是,它們可以破壞生物體內所需的酵素。不管是昆蟲或溫血動物,其目標都是神經系統。在正常情況下,神經之間消息的傳送是靠一種化學性的「神經傳導物質」,叫作「乙醯膽鹼」。乙醯膽鹼在執行功能後就會消失,其實其存在的時間非宗短暫,若無特殊方法,科學家是無法在它消失之前取得樣品的。這種瞬間消失的性質,是化學傳導在生物體正常運作時所必須的。若乙醯膽鹼在神經剌激過後還繼續存在,剌激就不斷在神經間傳來傳去,而且作用來愈強。身體的運作便會變得不協調,發生顫九抖、肌肉痙戀、抽搐、很快地導致死亡。


    對這種可能發生的意外,生物體已有所準備。有一種保護性的酵素叫做「膽鹼酯」,可以破壞用過的乙醯膽鹼。然而膽鹼酯一碰上有機磷殺蟲劑就會被破壞掉,因些降低膽鹼酯的含量,會使乙醯膽鹼累積起來。多次接觸殺蟲劑的人,膽鹼酯會減少,直到瀕臨急性中毒的程度。這時,可能只需極微量的殺蟲劑,就能讓這個人中毒。因此,施行噴灑或常接觸殺蟲劑的人,必須定期做血液檢查。


    巴拉松是最廣為使用的有機磷化合省,同時也是效力最強,最危險的。蜜蜂一碰到巴拉松,就會變得異常興奮、好鬥,狂亂地不能自己,在半小時內就奄奄一息。有個化學家想知道巴拉松對人類毒害的劑量 就吞下極小的量,相當於0.00424盎司。當果馬上就癱瘓了 快得他來不及吃手上準備好的解毒劑,就當場死亡。據說在芬蘭,常有人用巴拉松自殺。最近幾年,美國加州每年平均有二百多起巴拉松意外中毒的事件。在全界許多地方,巴拉松的死亡率很是驚人:在一九五八年印度有一百件,敘利亞六十七件,而在日本每年平均有三百三十六件。


    然而,現鄉美國的農場和果園,就用了七百萬磅的巴拉松,用人工、機器,或飛機噴灑。光是用在加州農場的,據一醫學權威表示,就足以毒死五到六倍全地球的人口。


    幸好巴拉松及其他類似的化學物質很快就會分解;和氯氫化合物比起來,其殘留在農作物上的時間很短,不過也足以造成嚴重傷害或死亡。在加州的河濱城,有三十個人在摘橘子,其中十一個人突然生病,除了一個以外都被送到醫院。他們的症狀都是典型的巴拉松中毒。由於橘園大約在二十天前噴過巴拉松,那使他們嘔吐、半盲、半昏迷,巴拉松殘餘,已有十六到十九天之久了。而這還不是最持久的;同樣的情況也曾發生在巴拉松噴過一個的橘園,而且在六個月前噴過巴拉松的橘子皮上也還發現有巴拉松的殘餘。


    在農園、果園,及葡萄園使用有機磷殺蟲劑對工人非常危險,所以有些州設立實驗室以協助醫生診斷與治療。醫生也會有危險,除非在處理病人的時候戴上手套。同樣的,清洗病人的衣服時也時須戴手套,因為衣服可能吸收到巴拉松。


    馬拉松是另外一種有機磷化合物,幾乎和ddt一樣眾所皆知,廣泛用於去除花園或一般家庭的蚊蟲,在佛羅里達州曾用來噴灑將近一百萬英哩地以撲滅地中海果蠅。馬拉松在這類化學物質中是毒性最低的,因些很多人以為可以隨便使用而不必擔心會造成什麼問題,商業廣告更是鼓勵大家安心使用。


    如此宣稱馬拉松是安全的,實在很危險,其危險性一直到使用數年後才被人發現。馬拉松所以「安全」,是因為哺乳類的肝臟有無比的保護能力,含有一種酵素能化解馬拉松的毒性。如果這酵素受到破壞或其作用遭到干擾,接觸馬拉松的人就會受到全副毒性的傷害。


   很不幸的,這種事情常常發生。幾年前,食品與藥物管理局一組科學家發現,若把馬拉松和其他有機磷化合物一混用,毒性可以增加五十倍。換句話說,只要將二者致命劑量的百分之一混在一起,就能達到致命的效果。


    這項發現,使人們開始測試合併其他藥物的試驗。目前所知,許多有機磷殺蟲劑合併使用是很危險的,因毒性可在混合後增強。增強作用的原因似乎在於其中一種化合物會將分解另一種化合物的酵素破壞掉。兩種化合物沒有同時使用,可是如果這一週用這種殺蟲劑,下一週用另外一種,還是會有上述的危險。此外,消費者食用噴灑過的農產品也會有同樣的危險。普通的沙拉,可能就含有各種不同的有機磷殺蟲劑。在法令許可範圍內的殘餘量,也可能會互相作用。


    這種化學藥品互相作用的嚴重性,可能還沒有沒人知道,不過實驗室裡常常有令人不安的發現。例如,一種有機磷化合物的毒性,可以被另一種物質增強,而那物質卻未必是殺蟲劑。像有種塑化劑就比其他殺蟲劑更能增強馬拉松的毒性,因為它可以抑制肝臟裡酵素分解馬拉松的功能。


    在人類的環壞中,還有什麼化學物質呢?特別是在藥品方面?這方面的研究才剛剛開始,但是現已知道有些有機磷化合物(巴拉松和馬拉松)會使某些用來鬆弛肌肉的藥品毒性增強,而其化人工化合物(也包括馬拉松)會大大增加服用巴比妥酸鹽的睡眠的時間。


    在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女巫名叫美狄亞,因為被丈天傑森拋棄,在盛怒之餘,將一件魔袍送給他的新婦。穿了這件魔袍的人,會立刻暴斃。這種間接殺人的手段,現在有一種新的方法叫做「滲透性殺蟲劑」。這種殺蟲劑特性,就是能把動植物變成美狄亞的魔袍,使它們變得有毒性,目的是毒殺昆蟲,特別是吮吸動植物汁液或血液的昆蟲。


    滲透性殺蟲劑的世界很可怕,超乎格林童話故事作者所想像的。在這個世界裡,神話中被下了魔法的森林變成了毒林,昆蟲咬下一片葉子或吸一口樹汁,就必死無疑;咬了狗的跳蚤會倒地斃,因為狗血是有毒的;昆蟲會因植物發散出來的毒氣而死;蜜蜂會把有毒的花帶回家,製成有毒的蜂蜜。


    應用昆蟲學家們發現,麥子種在含有硒酸鈉的土地上,就不致受蚜蟲及小蜘蛛的破壞。他們從自然界的現象得到靈感,發明這種殺蟲劑就成為他們的夢想。硒是一種天然的元素,在世界許多地方的岩石和土壤都有一些,因此成為第一個滲透性殺蟲劑。


    殺蟲劑之所以有滲透性


的,是因為能滲透動植物的組織,使之具有毒性。化合物和人工合成的氯氫化合物、有機磷化合物,以及自然界某些物質,都有這種性質。但是在使用上多放有機磷化合物,因為殘餘的問比較不那麼嚴重。


    滲透性殺蟲劑作用的途徑有許多種;將種子浸泡在滲透劑裡,或裹上一層滲透劑和碳粉混合物的溶夜,其功效可以延續到下一代子孫,產生對蚜蟲及其他吸吮汁液的昆蟲有毒的植物。像蜿豆等豆類和甜菜,有時就是靠這種方法保護的。裹有一層滲透性殺蟲劑的棉花種子,在加州已載用多時,但是在一九五九年,聖祖擎谷裡有二十五個農場工人突然病側,病因是接觸了裹有滲透性殺蟲劑的種子。


    在英國,有人想知若蜜蜂在經過滲透劑處理的植物上採蜂蜜,會有什麼結果。他們在噴過一種化學物質叫舒蘭丹的地方調查,發現植物雖然是在開花前噴灑的,蜂蜜卻含有舒蘭丹。


    滲透劑在動物方面的使用,主要是針對危害畜牧的寄生蟲---牛蛆。使用滲透劑時必須非常小心,才可使動物的血液及組織有殺蟲的效力而又不致把牛毒死。這種平衡是很脆弱的,政府官員發現,若經發若給牛多次小劑量的滲透劑,將逐夠減少其體內的保護酵素膽鹼酯。因為無效就再多給一點劑量可能會把牛殺死。


    很多跡象清楚地顯示出,這方面的發展已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你可能曾給你的狗吃藥片,因為根據藥廠說明,這種藥片會使狗的血有毒而為牠去除蚤。但是滲透劑對牛有害,對狗可能也是一樣。到目前還沒有人提出給人用的滲透劑,把咬人的蚊子毒死,不過,這可能就是下一步了。


    本章到目前為止,討論的都是用致命的化學物質來對抗昆蟲。那我們又是怎麼對付雜草的呢?


    由於大家想要有簡便的方法去除不要的植物,因此有愈來愈多,各式各樣的化學物品問世,我們通稱為除草劑。在第六章將談到我們是如何濫用除草劑的。此處要談的是,除草劑是否有毒,以及除草劑是否是環境污染的一個因素。


    除草劑只對植物有毒,對動物無害的說法已廣為流傳,不幸的是,這是不對的。除草劑包括許許多多不一樣的化學物質,對動物和植物的組織都有影響,其作用生物類而定,有些是一般性毒品,有些能強力剌激新陳代謝,使體溫升至致命的程度,有些能單獨或和其他物質一起導致惡性瘤,有些能造成基因突變。因此,除草劑就像殺蟲劑一樣,輕信其安全性而隨便使用,將會有慘重的後果。


    僅管有新的化學物質不斷從實驗室製造出來,含砷化合物還是很常用,不但被當作上面提到的殺蟲劑,也以砷化鈉的形式用作草劑。砷化鈉的使用記錄很令人憂心;用它噴灑路邊雜草,曾造成牧牛及無數野生動物的傷亡;用它清除湖泊和水庫的水草,又會污染公共飲水,水質甚至不適游泳;用來消除馬鈴薯田的薯藤也曾使一些動物和人類喪命。


    在英可格蘭,人們本來是用硫酸去除馬鈴薯藤,直到一九五一年因硫酸短缺才改用砷化鈉。當時農業局覺得有必要在噴過砷化鈉的田地設立警告標誌,但是顯然牛群看不警告標語(想必野生動物和鳥類也一樣),因此常常有牛隻中毒。最後有個農夫的妻子因喝了含砷的水而喪生,使一家英國主要化學工廠於一九五九年停止製造含砷噴霧劑,並從零售站回收貨品,不久,農業局就宣佈禁用含砷物。於一九六一年澳洲政府也宣佈禁用。然而,美國政府卻未設定任何限制。


    「二硝」化合物也可用作除草劑,在美國它是這類藥物中公認最危險的,二硝基酚能強烈剌激新陳代謝,因此曾被用來減肥,但是減肥和中毒的劑量相差極微,因此使好幾個病人死亡或受到永久性的傷害,結果就被禁用了。


   另一個相關的化學物品,五氯酚,有時亦稱為「平達」,可用作殺蟲劑和除草劑,常用來噴灑鐵軌和荒廢的區域,其毒性對從細菌至人類等廣泛範圍的生物都很強。它和二硝化合物一樣是致命的毒藥,會干擾體內能量的生產,使生物把自己的能量全部消耗掉。最近在加州發生的一件命案,充分顯示出這藥物可怕的毒性:有個卡車司機把平達和柴油混合當作棉花脫葉劑,當他把桶子內的混合物倒出來時,不小心塞子掉進桶子裡面,他光著手把塞子取出來,雖然馬上洗了手,但也馬上就生重病,隔天就死了。


    像砷酸鈉或酚類等除斗劑的毒性是很明顯的,但有些除草劑所引起的後果,就不那麼明顯了。例如:著名的蔓越橘除草劑氨基三氮二烯伍繯,或稱為「阿美挑」,這一類的後果可能比前者更為可怕。


    在除草劑中還有一些被分類為「誘變劑」,是能改變基因,也就是遺傳物質的藥物,輻射線對遺傳的影響已使我們心驚膽跳了,對於有同樣作用的化學物質,我能夠到處在環境中散播卻感到無所謂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愚人老爸 的頭像
    愚人老爸

    愚人農場夢幻雞

    愚人老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