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災難危害亞洲 比歐債危機更嚴重
2012/08/13 【泰國世界日報╱社論】
諾貝爾經濟獎項得主克魯曼,邇來連續兩個星期撰文強調,全世界必須重視氣候變遷。因為大規模的氣候變遷,不再是即將發生的災難,而是一場正在上演中的災難。對於這樣的議題,相信全球各地許多深受其害的人,在第一線得到的直接痛苦,會遠比克魯曼的說法,要深重得多。泰國一連兩年遭逢季候風雨帶來逾量洪水重災,各方面都有慘重損失,至今記憶猶新,就是一例。而克魯曼站在制高點上談問題,把人類正遭遇的氣候災難惡果提了出來,將來如何開創行動,頗值得深思。
克魯曼在專欄中指出正上演的氣候變遷災難,深入淺出,並不難懂。他說,一年或一天的天氣變化不易察覺,因此一般人往往忽略了氣溫升高的趨勢;而且連平均氣溫的小幅上升,也暗示極大破壞性的極端天氣事件頻率正在增加,美國中西部的致命嚴旱,就是具體事例。
根據歷年來最熱天氣,10次有9次在2000年以後出現。而極端高溫天氣的發生概率在提高,這一點同時意味著,人類社會為氣候變遷付出代價不必等到將來,也不必等幾十年,大家現在已經開始付出代價了,這是事實。
氣候變遷造成長期乾旱,對食糧帶來破壞性影響,便是首要惡果。原本產量豐富的農業地帶因而歉收,衝擊到市場秩序,顯然是這項說法的有力旁證。美國中西部發生56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加上印度、哈薩克和歐洲從俄羅斯到義大利的農業區普遍為乾旱所苦,直接的結果便是糧價飆漲,美國玉米從6月中旱象明顯以來,已經勁升逾60%。其餘黃豆、小麥,也逃不過供需失衡的衝擊,市價帳幅雖不及玉米,但也著實可現。
苦旱影響到黃豆、小麥、玉米產量,造成糧價大漲,但承受氣候變遷災難的,並不僅止於一隅之地而已。依世界銀行專家的推算,糧價波動對亞洲經濟的衝擊,甚至要比歐債危機更嚴重。原因是,亞洲以進口玉米做牛、豬、雞的主要飼料,玉米價漲,豈得不帶動包括穀米等糧價全面上揚。亞洲人家庭支出,約66-80%用於食物,糧漲使吃飯面臨問題,其他消費便有排擠致應,影響內需。結果「經濟成長停滯、通貨膨脹惡化」的機率升高,印度現正面臨這樣的關頭。世銀認為歐債危機還有紓解空間,糧漲可能限制各國中央銀行降利率保成長,更將打擊世銀減少全球窮人計畫,牽連是很廣泛的。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於8月6日在羅馬發布一項修改2012年全球稻穀產量的預估報告。據說由於印度今年夏季季風期的降雨量,迄7月中已較平均數低約22%。缺少兩位數字的雨水,勢必影響到糧產,所以把印度稻穀產量下修為780萬噸。同時該組織又在7月份的「稻穀市場監測紀錄」中,將柬埔寨、台灣、南北韓、尼泊爾等地的糧產預估下修。雖然資訊強調,預估修改後全球仍有比2011年總量還更多的糧產。但消息在一連串氣候變遷災難正上演、糧價衝擊亞洲比歐債還猛等懸慮後出現。其對人口不安增添了壓力,掀動既得利益集團炒作斂財的布局,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從氣候嚴重失衡、全球各類食糧歉收、食物價漲,到各地熱錢禿鷹伺機炒作年利,都使全球絕大多數人陷入惶惑。而國際上負責處理問題的機構和組織,如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防制地球氣候惡化的「京都議定書」、世界糧農發展會議等,數十年來努力奔走呼號,但問題未得解決反而滋大,真不知如何是好。
在面臨嚴峻問題的關鍵時刻,泰國是能以行動表達紓解困厄的區域經濟體之一。泰國是世界稻穀生產與供應的首席國家,有承受多次天災而地位屹立的經驗,建構現代農業的計畫正在積極推展。若能現身說法,把處理議題的過程托出供外界參考,並使做為由點而線而面,應是值得一試的辦法。
由北極冰帽縮小談到人類悲劇本質
2012/08/31 【泰國世界日報╱社論】
據美國科學家表示,8月26日為止的數據顯示,北極冰帽的覆蓋面積縮小到1979年開始衛星觀測以來的最低點,只有410萬平方公里,改寫2007年的紀錄。今年北極冰帽融化速度超快,由於夏天還有三個多星期才結束,冰帽可能還會繼續縮水。
根據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北極冰帽覆蓋的最低紀錄出現在2007年9月18日,面積417萬平方公里,但今年8月26日,北極冰帽面積已比當年紀錄再減7萬平方公里,約等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面積。
這就是說,由於人類的貪婪,向大自然只知索取,不知回饋,更不曾意識到大自然之受損害,也直接損害自己,其結果是使人類自己一步步走向絕路。北極冰帽的日漸縮小,就是一個警示。
雖然,有些人認為,科學家警告地球暖化,其實是誇大其詞。但北極冰帽正在逐年縮小,卻是不爭的事實。科學家在2007年曾認為,當年冰雪覆蓋面積的大幅縮小只是一時現象,但過去幾年夏季冰雪覆蓋面積一再縮小後,科學家認為,地球已發生重大氣候變遷。
北極冰帽可反射太陽的熱,有科學家把北極比喻為地球的冰箱,而現在的情況有如冰箱門沒有關,於是冰箱裡的冰塊不斷化為水,自然造成種種問題。過去幾年夏季冰雪覆蓋面積縮小,導致氣候極端化,如旱災、水災、熱浪和寒流。所以,你不要說北極冰帽縮小與你的生活沒有關聯。
人類為了生活上的便利,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許多前人未曾擁有的舒服生活。自從有了發動機和各種機械,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享受工業所帶來的種種便利,衣食住行都比祖先舒服上千萬倍。這百餘年的人類生活進步,比祖輩幾千年的進步多得多,但也因此使人類逐漸走上了滅亡之路。
人類只知道伸手向大自然取物,卻不知回饋,不知道自然環境是必須保護的,結果日夜轉動不停的機器給地球製造了溫室效應,使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日漸受到污染,終將有一日,地球將成為人類不可居住生存的星球,但人類卻又未能找到地球之外可以逃亡的地方。
溫室效應改變了天氣,也可能使北極冰帽甚至南極冰山都融化了,令海洋上升,使一個個較低的城市成為一片汪洋。而這種景況,都是因人類貪婪而造成的。所以要營救北極,必須先由人類自修其身做起,覺悟自己的錯誤,從而進行補救,或不至走到自我滅絕的一天。
但也有人認為,北極冰帽消融之後,「西北通道」將成為可能,即由亞洲到歐洲,可以從西北直走,不必向東南繞道而行,可以由北極直到歐洲。到那時,從上海到冰島,可以很快到達,省去7000餘萬公里的路程。但到了那個時候,隨之而來的將可能是國與國之間新的海域爭端。人就是這樣,靠鬥爭而生存,也因鬥爭而滅亡,這是人的永恆悲劇!
北極冰帽消融之後,最慘是那些靠冰冷氣候生存的生物,都將無法生存下去,如北極熊、灰鯨、海象等等。
但科學家預測,北極冰帽只在夏季消融,並逐年縮小,到了冬季,它又會凝結起來,只不過一年比一年小而已。但真正北極冰帽可能消融的那一天,還要在30年至40年之後,但事情也可能出乎預料,例如在2001年1月16日,格陵蘭的「永夜」提前結束兩天,科學家至今想不出這是什麼道理。
還有北極冰帽消融一旦成為事實,可能人類還不會想到如何自救,卻競相去爭奪藏在北極地下的資源,以致為此不惜發動新的戰爭,而這正是人類悲劇的本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