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第五屆農企業精英班 吳榮杰 老師 農產品貿易自由化與國際行銷 上課摘要
世界是平的 :
資訊科技加速了全球化 全球化加速了競爭 競爭就必須勝出否則只好被淘汰
全球化競爭 對手將會遠在天邊 隨時想奪取你的飯碗
環境的變遷 需要適應環境 您準備好了嗎?
前言
1.台灣於2002年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 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第144個會員國
2.入會後隨即受到WTO國際公約的規範 必須履行各項規範
3.無可避免的 台灣的各項農產品市場將逐步開放 農業境內保護 與 農業境內支持措施 也將逐步轉變或是削減
4.小農制是台灣的農業經營的特色之一 有其先天局限性及弱點 但也有其不容忽視且待開發的優勢
5.如果認清大環境及時代潮流的變化 充分利用小農的特色及優勢 並且調整產業經營策略及心態 相信小農經營仍有永續發展的機會及拓展貿易的潛力
6.本堂課程的目的 是在探討WTO農業規範 農產品貿易自由化趨勢及WTO農業規範對台灣農業的挑戰 以及小農經營的因應調適之到
WTO精神與農業協定
1. WTO於1995年元旦成立 其前身為GATT
WTO宗旨為:1.促進貿易自由化2.籌劃貿易談判3.解決貿易爭端
2.WTO依循的基本精神:
1.遵守不歧視原則 包括 最惠國待遇原則 (MFN原則) 及 國民待遇原則( Nㄒ原則)
2.追求貿易自由化 包括 關稅減讓原則 及 消除非關稅貿易障礙(削除NTB原則)
3.推動可預測的市場開放 促進公平競爭 以及 協助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與改革
農業協定
1.烏拉圭回合 多邊貿易談判 (GATT第八回合多邊貿易談判 1986--1993 共花了七年 )達成 農業協定簡稱AOA 或是URAA
2.農業協定 AOA 或是 URAA主要內容包括:1.市場開放 2.削減境內支持(如 國內稻米生產保價收購制度)3.削減出口補貼
農業協定的市場開放重點在於:“關稅化”
何謂:關稅化 :就是將國內所有的非關稅貿易障礙全部取消換算成 關稅看得見的保護
關稅看得見的保護計算公式:比如(稻米國內價格減去稻米國際價格)除以 稻米國際價格 再乘以100% 等於關稅稅率
所以 所謂的農業協定的關稅化 就是 先將國內所有的非關稅貿易障礙全部取消 換算成關稅稅率 以看得見的關稅稅率來保護國內市場 然後逐年降低
再規定 已開發國家 在1995--2000年 六年內 每一年調降6% 六年總共要調降關稅36% 六年內敏感性單項產品最少需調降15%
此外還有最低進口承諾的規定:必須以最低關稅在六年改革期間內 開放進口量達到國內總消費量的3%--5%
經過農業協議之後 農產品國內價格與國際價格會連結在一起彼此相通 是農業協定關稅化的陽謀(或陰謀)農產品國內價格自然會與國際價格聯動 互為因果
我國加入WTO的承諾:
1.農產品平均關稅由20.02%調降至12.86%
2.原先採取進口或管制進口或是限制地區進口之41種農產品 除稻米適用特殊處理 就是每一年稻米採限量進口144720公噸糙米外 其餘40種農產品降關稅
3.香蕉 花生等22種農產品改採關稅配額(簡稱TRQ)其餘18種農產品 開放自由進口
4.削減國內農業境內總支持(AMS)20% 補貼額度由新台幣177億餘元降為141.65億元
5.承諾不採行任何農業出口補貼
所謂關稅配額就是:農產品進口一定數量內科低關稅 配額外之進口數量棵高關稅之措施
加入WTO之後 蔗糖 檳榔 椰子 柚子 柿子 香蕉 鳳梨 芒果 東方梨 桂圓肉 雞肉 豬腹脅肉 動物雜碎 液態乳 乾金針 乾香菇 花生 大蒜 紅豆 鯖魚 等22項農產品以關稅配額方式進口
台灣已經正式通知WTO 於2003年起稻米易改採關稅配額進口
此外 台灣也爭取到 可以對蔗糖 檳榔 柚子 柿子 東方梨 花生 紅豆 大蒜 乾金針 乾香菇 液態乳 雞肉 豬腹脅肉及動物雜碎等十四項產品實施特別防禦措施
在進口農產品嚴重威脅到國內農產品時 可以臨時提高關稅 以有效保護國內產業
政府也編列一千億的農產品受到進口損害救助基金 並且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及農產品行銷措施 提昇產業競爭力
在境內支持的削減方面 農業協定規定 足以扭曲生產或是貿易的補貼均視為琥珀色政策措施 需納入農業總支持之計算範圍內 並加以削減(已開發國家在六年內需降低20%)
必須削減的補貼主要包括:保價收購制度及生產要素補貼等等 但是仍有不少不會明顯直接扭曲市場機能的綠色政策措施 或是符合微量條款的補貼 可免於被納入農業總支持而被迫削減
出口補貼亦需逐漸消減 但此與台灣較無直接關聯
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趨勢與挑戰:
1.烏拉圭回合談判所達成的農業協定是目前國際間規範農產品貿易自由化原則的主要公約 也是各國規劃或是調整其境內農業政策的主要依據 而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腳步並沒有須臾停止
2.WTO於2000年3月起展開新回合(杜哈回合)農業談判 預定可完成談判之期限一再展延 由於各方歧見仍大 一般認為可能不會很順利地在近期內達成協議
3.新回合勿呼回合農業談判的主要議題 仍可歸納為:市場開放 境內支持 出口競爭(出口補貼)等三大部分
4.市場開放的主要議題包括:關稅削減 關稅配額管理 特別防禦措施 進口國營貿易企業 等等
5.境內支持方面的主要議題包括:綠色政策措施 藍色政策措施 AMS農業總支持之削減 開發中國家有關境內支持承諾之豁免
6.出口競爭方面之議題則包括:出口補貼 出口信用與保險 糧食援助 出口限制 出口稅 出口國營貿易企業等等
7.雖然 各國立場迥異 對於個議題的主張不盡相同 未來談判可能達成的協議亦尚未十分明朗
但是 從目前WTO新回合杜哈回合農業談判的進展情形以及之前的GATT達成的農業協定內涵 仍可以歸納出一些 國際間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未來可能趨勢
1.農產品貿易自由化是持續漸進的時代潮流 其自由化的速度或許可快可慢 其方向則是確定不會改變的 !!
2.非關稅貿易障礙已不能被恃為保護境內產業之措施 農產品關稅也會被迫逐漸調降 且高關稅枝條將幅度較大
3.出口補貼等出口競爭行為將受到更嚴密的約束 且出口國已經答應於2013年全面取消出口補貼
4.境內農業支持措施仍可以繼續存在 但價格支持(保價收購)及 生產補貼等琥珀色及藍色措施將被迫逐漸削減最後撤除 但是 綠色措施尤其是對資源保育 環境保護 即食品安全有力的措施 將有更多發展存續的空間
5.開發中國家將被賦予叫優惠的特殊待遇
6.由於 WTO多邊貿易談判停滯不前 近年來 各國更加快區域貿易整合的腳步
7.至2012年初 已經有五百多個RTA/FTA完成簽署 並且向WTO提出通知 其中有三百多個協議已經生效執行
8.台灣貿易主要競爭對手韓國 近年來加強簽署FTA
韓國與歐盟的FTA已經於2011.7.1生效執行 雙方將于五年內取消98.7%貿易額之關稅
韓美FTA則於2012.3.15生效執行 雙方將在十年內取消99%稅項之關稅
9.新加坡 紐西蘭 汶萊及智利於2005.6簽署 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TPSEP 美國於2008.9加入TPSEP後更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 隨後 澳洲 秘魯 越南 馬來西亞
加拿大與墨西哥將於2012.12的第十五回合談判中正式加入TPP 已使得TPP成員國達十一個國家 另外 日本及泰國也已經表達參與意願
10.TPP係高標準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 除極少數項目例外 其餘所有產品均須在2015年內將至零關稅
11.2010年APEC領袖宣言表示:將來將採取具體行動 在現有東協加三 東協加六及TPP的基礎上 達成全面性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FTAAP
12.TPP於2012.12 在紐西蘭召開第十五回合談判會議 美國歐巴馬總統在獲得連任後 繼續推動TPP 各成員國也希望在2013年底前結束談判工作
惟鑒於TPP談判範圍過廣 企圖心太高 預料此一目標恐難達成
13.TPP談判涵蓋議題很廣 包括傳統FTA議題(貨品市場進入 服務貿易 競爭政策 紡織品與成衣 智慧財產權 政府採購 原產地規則 貿易救濟 觀物等等)
及新興議題(電子商務 環境 金融服務 能力建構 法規調和 國營企業 中小企業 電信與勞工等等)
14.TPP開放條款:本協議開放給任何APEC會員及任何國家加入 前提是全體簽署國同意該經濟體或該國加入
15.TPP新加入會員國的條件:
1.符合TPP標準與目標之充分準備與企圖心
2.先透過雙邊程序爭取既有成員之支持
3.既有成員以共識決方式決定是否同意 並完成談判
4.新成員國需全盤接受當時成員國達成之協議
16.TPP成員國占台灣出口市場之25% 加入TPP除可聨結東協之新越馬汶四國外 並且可以與我第二大 第三大貿易夥伴美國及日本(倘該兩國亦加入)進行經濟整合
並且強調與大洋洲紐澳兩國之經貿關係及南美洲智利與秘魯兩國之經貿關係 等同與數個國家同時簽署FTA 係我國避免被邊緣化之有效做法
17.從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趨勢可以明顯地看出 市場機能將逐漸發揮其功能 比較利益是決定國際間農產品商業貿易行為的關鍵因素
18.各國政府將很難明目張膽地干預農產品的進出口行為 對於靜嫩農業的發展也僅能儘量採取綠色措施予以協助
19.就台灣等農產品淨進口國而言 由於農業曾受到正面的保護 一旦奉行農產品貿易自由化政策 境內農業難免在短期內遭受負面的衝擊 但是 這樣的結果 卻也是因應調整後 農業轉型升級的契機
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影響:
1.有人受益 有人受害:
誰是受益者:進口材的消費者 出口材的生產者
誰是受害者:進口材的生產者 出口材的消費者
2.所得重分配效果:
受害者若是社會弱勢族群 即可能造成貧富差距擴大現象
3.貿易利得的迷思 : 利大於弊嗎?
忽略了 資源未充分就業的成本 資源重分配的移轉成本 以及 所得重分配效果所造成的社會不公的現象與必需付出的社會成本
4.進口農產品價格下跌 出口農產品價格上漲
國內進口農產品替代材價格下跌 國內農產品產量減少 農業產業萎縮 就業機會減少 生產資源閒置或是移出
反之 出口產業則會擴張
5.農業生產要素價格已會受到影響:
進口產品若是勞力密集財 則國內勞力價格 工資或是薪資將會下跌 反之 資本價格則會上漲
6.進口產業萎縮的外部效果:
與進口商品產業相關的外部效益或是成本 會跟著減少或是消失
貿易自由化對國內農業的可能影響:
1.在沒有貿易障礙的情況下 價格高於國外的農產品 若無其他非價格競爭優勢 則國內農產品的市場勢將成為進口品的天下
2.這樣的農產品其國內價格會因為進口而下跌 國內產量將會減少 這樣的產業會逐漸萎縮或是潰解
3.國內農產品對外依存度會上升 糧食自給率會下降
4.國內農民生產者及國產品產銷供應鏈的相關業者之所得及收益將會減少
而 以廉價進口品為原料的食品加工業者及販售者的所得及收益會增加
5.農業就業機會減少 農業勞動力工資會下跌
6.農地等農業生產資源會閒置或是移出 造成資源重分配效果 資源未充分就業的社會成本會上升 資源重分配的移轉成本會增加
7.由於農家所得偏低 所得重分配的效果所造成的社會不公現象與必需付出的社會成本也會升高
8.與農業相關的外部效益或是外部成本 會跟著減少或是消失 比較嚴重的是 具有社會價值的外部效益的減少或是消失
因應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策略 基本原則:
1.尊重市場機能 但不迷信市場機能 因為 自由貿易不能保證完全競爭 完全競爭也部會是人們所需要的 !!
政府應積極扮演的角色是制定並有效執行健全的經貿政策與法規 以創造適合經貿活動順利推展的客觀環境
市場機制可以解決的事情由市場機能解決即可 不須政府介入
但是政府也不能忽視市場失靈的可能 並且應積極以公權力彌補市場機能知不足
2.政府宜積極介入 以彌補市場機能之不足
以公權力將外部效果內部化
對於提供外部效益的農業產銷活動予以補貼 獎勵或是表揚
對於具社會價值卻無市場價值的農業多元功能 應積極給予相對價值的補貼 獎勵或表揚
為追求其他社會利益而對於農業的限制 及所造成的損失 也應給予相對程度的補償或是救濟
3.盡政府力量追求社會公平正義
及早對於貿易自由化的受害者提出因應對策 並協助產業調整結構 資源移轉 以降低競爭與調整所必須付出的社會成本
宜以救濟及救助措施 包括各種社會福利及公共服務措施 協助貿易自由化的弱勢受害者 以改善貧富不均及社會不公現象
台灣農業 農產品國際價格10元 國內產業價格20元 可是這樣的農產業其背後常常有100元的產業無形價值貢獻
政府應該用10元的綠色措施 國際認可的方式去保存100元的產業背後無形價值貢獻 確保 環境 糧食安全 食品安全 生活文化 等等農業無形價值貢獻 !!
台灣農業部門具體因應策略--產業政策
產業政策:提升台灣農業之國際產業競爭力
1.在未來 台灣的農業產業政策應以提升境內農業的國際競爭力為核心目標
2.競爭力的提升可以從價格競爭力 及 非價格競爭力兩方面來著手
1.在提升價格競爭力方面 可以從生產成本的降低及產量的提升著手 也就是從生產效率的提升著手
2.在非價格競爭力的提升方面 可以從品質的提升即需求的創造著手 也就是積極創造出國產農產品在國際市場與低價競爭對手的市場區隔
3.改善產銷結構:農業經營法人化 農地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理念的推行 經營規模的擴大 專業核心農民之培育
4.強化並善用農民與農業組織之功能:
確立農民組織及農業組織之核心價值 修訂相關法規 獎勵其從事農業產銷相關活動及餐與社區營造 協助產銷結構之調整與政策之推動
5.維護適當之農業生產基礎:
1.妥善規劃並適度釋出農業資源
2.積極防止農業生產資源遭受汙染或是破壞
3.確保非常時期之糧食自給能力 有別於平常時期之糧食自給率
6.重視創新與研發:
1.知識力量是創造並維持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而不斷地創新以及積極的研發 教育 訓練 則是國際競爭力的原動力
2.創新包括:提高生產力 對市場需求的反應力(如健康環保老年保健食物的需求)
社會公益價值的提供(如再生能源 資源循環再利用 對環境生態友善的農林漁牧生產方法等等
3.善用生物及資訊科技來發展農業生技產業 提昇國產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及本土農業之國際競爭力並且應用於生態與環境資源的保育
7.加強農業教育:除 農業職業教育外 宜透過國民教育及社會教育 推行促進國人對於鄉土農業認識與體驗的農業與飲食教育活動
以促進國人從小開始對境內農業重要性與農業多元功能的了解
並鼓勵消費在地農產品 追求 全民認同 全民支持 全民共享的全民農業理想
8.確保食品安全:積極建構跨部會整合的食品安全維護制度
唯有以全民福利為依歸 兼顧生產者與消費者權益的農業 才能去得全民的認同與支持
9.健全農產品產銷通路: 尊重市場機制 善用資訊科技如雲端理念的應用 建立農產品多元產銷制度 以促進價格形成機制之效率
避免不合理的運銷價差與劇烈之價格波動
10.積極拓展外銷:
協助建立國產農產品之優良國家形象 建立具公信力的認驗證制度
以及 與國際接軌的優良產銷作業標準 以協助國際市場之開拓 紓解農產品貿易自由化對境內農業部門的產業發展壓力
但是 宜避免將外銷集中於政治力介入之特定人造市場
且宜將具國際競爭力的農產品定位為以先進高所得國家為目標市場的優質農產品
以提昇國產農產品的附加價值 並與低價競爭者形成有效之市場區隔
11.強化農業經營者的企業精神:
1.企業精神的強化是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策略
農業競爭力的提升不可能完全仰賴政府的力量去主導
更重要的是農業經營者要能夠自立自強 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 自行創新追求進步
2.政府則宜扮演協助者的角色 儘量不直接干預市場機能及產銷業者之決策
而在政策 法規與制度方面的制定與改善著手 並且要有效地執行 以創造對我國境內農業發展有利的環境和競爭條件
生態與資源環境方面的政策:
1.為了確保我國境內農業的永續發展 除了盡力設法提升境內農業的國際產業競爭力之外
更重要的是 積極促進台灣農業在生態和生活方面的功能
2.雖然農業的多元功能可以概分為: 生產 生活 生態等三方面功能 但其基礎仍然是農業生產活動
3.與過去不同之處在於: 過去的農業政策偏重於農業的生產功能 強調農業產業生產力的提升
而較忽略農業在生態及生活方面的多元功能的發揮
4.具體而言 我國農業政策在引導農業之生態功能的發揮這個主軸上的主要措施宜包刮:
1.推廣親善環境的農業經營方式:積極鼓勵並推行低汙染 節能 減碳等等對環境友善的農業產銷經營管理方式
2.推廣改善氣候變遷的農作方式:林木對於二氧化碳減量效果佳 可以用提高誘因方式
配合休閒農業之發展 積極鼓勵不適合耕作之土地及生產力低之邊際土地造林
3.維護並促進農村景觀: 進行有規劃且具規模的景觀作物栽植 農村傳統文物的維護與保存 鄉村社區整體營造
4.充分利用林業資源以發揮生態環保功能: 從生態資源保育觀點研擬森林管理與利用政策
以充分發揮森林之多元功能 並確保國土安全
5.維護海洋沿岸資源與景觀:致力海岸環境的改善 在不危害環境與生態資源保育的前提下
妥善規畫如何善用沿岸資源發展休閒旅遊
6.注重生物多樣性與動物福利: 農業也宜積極負起促進生物多樣性及維護動物生存條件與環境的責任
7.輔導並協助偏遠地區及山地農業發展: 在不違背國土保育的前提下 盡力協助山地及偏遠地區
以合宜的經營方式發展地區特色農業
鄉村發展政策:
1.農業多元功能的另一主軸是促進國人生活品質的提升
2.提升全民生活品質可以從提升農業競爭力及附加價值以促進農民所得及社會經濟發展著手
可以從提供優質安全的農產品著手
也可以從促進生態資源環境的保育著手
更可以從許多其他滿足國人身 心 靈需求的農業相關活動著手
3.就鄉村發展主軸而言 應著重在地方軟硬體基礎設施與人力資源的開發
從積極改善鄉村經濟發展條件與生活居住條件著手 以創造鄉村地區的就業機會 促進鄉村經濟活動的多樣化與活力
使鄉村地區蛻變為有經濟活力且適合人們居住及休閒旅遊的健康美麗的大家園
也只有如此才能吸引年輕農民回流或是留在農村發展其生涯
4.推動鄉村綜合建設與發展:配合地區特性推動鄉村綜合建設 尤其是加強文化 教育 醫療 看護 衛生 資訊 治安 公共運輸 等等 改善基本生活機能的軟硬體設施
5.發展休閒農業 鄉村旅遊與農產加工等鄉鎮企業:將地方農業發展為 1級乘2級乘3即等於6級產業 也就是整合一級生產 二級加工 加上 三級銷售服務 以促進鄉村地區人氣 就業機會與經濟活力
6.以地區整體營造作為鄉村發展的基礎:相關部會宜相互配合 可以利用已經在全台推動一段時間的休閒農業區發展計劃或是近年來積極推動的農村再生計劃為基礎 進行跨部會區域整體規劃 擴大推動鄉村發展政策 以促進鄉村地區活力 縮小城鄉差距 平衡城鄉發展
小農經營的調適因應對策:
1.在國際競爭的大環境下 農業經營政策將從過去以提高生產力為重心轉變為以提升競爭力為主
2.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裡 農業經營也必須朝向知識化 市場化 商品化 企業化即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3.小農經營由於缺乏規模經濟效果 單位生產成本通常高於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的大農經營 在價格競爭上往往處於不利的地位
4.為克服規模經濟上的劣勢 小農經營可以積極借由產銷班 農魚會及各式各樣的農業聯盟的參與 透過農民及農業組織的力量 加強產銷合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