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 轉貼網路資料: 深坑鄉建設發展計畫 (二) (第四節----第五節 總共五節)



第四節未來發展方向及構想



壹﹑未來發展方向



一、配合北二高木柵﹑石碇二處交流道的設置及捷運木柵延伸線的興建,建設深坑成為都會區東半側重要的交通節點,利用其交通條件的優越,朝向地方物流中心、大型購物中心及辦公管理的角色發展,強化深坑在台北都會區東半側的服務業機能。



二、藉由未來優越的交通條件,發展深坑成為整個東側山區觀光系統的起點;並運用自然景觀與文化資產的結合,強化深坑旅遊服務功能,成為都會區東半側旅遊服務中心。



三、深坑由於平地狹小,發展腹地較少,適宜發展低密度的中小型住宅區。



貳﹑未來發展構想



一、建立功能嚴格區分的路網層級



(一)穿越性道路方面:



在景美溪南岸興建北二高與北宜高速公路間的封閉式外環道路,作為穿越性車流使用,避免穿越性車輛近入市區增加主要道路的負荷。



(二)聯絡性道路方面:



1.


進行106縣道拓寬工程,並於萬順村與木柵區接境處做截彎取直工程。

2.


拓寬109縣道,作為深坑與南港區交通要道。

(三)捷運系統木柵線延伸至深坑。



二、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發展構想



未來北二高等重大工程完工後,深坑在都會區東半部將佔有舉足輕重的交通區位,配合交通網路的建立及顧及整體的發展,建議深坑朝向以服務台北都會區的休閒、物流需求為主要的產業型態。



(一)服務都會區休閒方面,在既有基礎下,發展與觀光休閒有關的服務業、餐飲業和觀光遊憩業,使深坑成為都會區的觀光旅遊中心。



(二)服務都會區物流需求方面,配合交通路網的設立後,可興建地域性的物流中心與大型購物中心,強化其在都會區東半側的服務業機能。



(三)深坑由於腹地狹小,且位於景美溪上游,不應鼓勵具污染性的產業在深坑設置。此外,由於深坑地理位置的便捷以及相對較低的房價,未來可強化其辦公管理機能,吸引目前台北市的公司到此辦公。



三、成長管理技術下的土地使用構想



(一)深坑鄉腹地狹小,可發展用地不多,大規模開發所帶來的人口大量增加,將加劇公共設施不足現象。所以土地開發使用,應透過土地成長管理方法作有系統開發。



(二)加速公共設施用地的取得與興建,並建議以區段徵收方式取得公共設施用地。



(三)配合景美溪整治工程,利用沿岸高灘地闢為河濱公園、行人步道等休閒遊憩規畫,並從事親水性活動如垂釣、戲水等,可借助國內外既有的實例作為規畫時參考。



(四)景美溪南岸之土地使用構想:



1.


在烏月、土庫等腹地較大的地區,發展低密度的中小型住宅區,作為以住宅為主要機能的地區。

2.


在景美溪較下游靠近深坑老街及麻竹寮、阿柔洋一帶,配合北二高外環道的出入口設置和捷運系統木柵線的延伸,發展成結合大型購物中心及辦公機能的區域,朝向地域性物流中心發展。

3.


以上兩區之間的景美溪沿岸土地,配合深坑街一帶的既有商業機能,並結合景美溪的景觀遊憩功能,成為綜合服務業、餐飲業、觀光遊憩的帶狀發展區。

(五)鑑於以往其他鄉鎮市山坡地開發的例子,山坡地開發應持審慎態度,除了從嚴審核之外,並要求業者在提出開發案申請的同時,一併提出環境影響評估,作為審核的重要項目。



四、發展低密度的中小型住宅區



(一)深坑鄉腹地狹小,發展密度過高的住宅區將因人口快速增加,而導致都市服務不足問題。為維持深坑成為高品質居住環境,應以發展中小型住宅區為主。



(二)深坑鄉與木柵區相鄰,加上本身具有東南工專和即將遷校的世新學院,具有發展公教住宅的潛力。另一方面,未來南港經貿園區的設立,由於深坑與南港區間交通的便利,亦可能吸引在經貿園區就業的人口住在深坑。因此,深坑的住宅型態亦可發展成為公教、專業人員的集合住宅區。



五、結合自然景觀、文化資產與地方特產的都會區觀光休閒中心



(一)自然景觀方面:



1.


進行景美溪整治工程,利用沿岸高灘地闢為河濱公園、行人步道等休閒遊憩規畫,並從事親水性活動如垂釣、戲水等活動。

2.


配合景美溪整治和景美溪沿岸的土地利用發展,成為綜合服務業、餐飲業及觀光遊憩的帶狀發展區。

(二)文化資產方面:



深坑鄉豐富的人文資產背景是發展整體觀光遊憩中深具潛力的一環。建議將鄉內具有保存及旅遊價值的古市街、傳統聚落等,利用人行步道的聯結,與自然景觀和地方特產互相配合,塑造深坑獨特的觀光風貌。



(三)地方特產方面:



繼續強化以豆腐特產為號召的餐飲業,作為深坑鄉發展觀光旅遊的重點。



六、興建老人安養中心及托兒所



由於深坑鄉老年人口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老人安養中心的需求也日益增強;另外由於就業人口的眾多,使得嬰幼兒日托中心的需求也很大。建議在烏月、土庫等腹地較大的地區,配合景美溪的休閒遊憩計畫,規畫興建老人安養中心及托兒所。



七、加強污染防制工作



(一)進行景美溪整治工程。建立嚴格的污染控制系統。



(二)配合大台北地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的興建計畫,儘早完成全鄉的污水下水道系統,避免家庭污水污染景美溪。



第五節實施方案



縣市綜合發展計畫涉及政府各部門的活動,是個整體性﹑綜合性﹑前瞻性與長期性的計畫;然計畫的真正意涵係一連續不斷的推動過程,因此本計畫即是在規劃過程中付出許多人力﹑時間和經費,最後形成公共政策,並核定生效,但卻不可將之視為計畫的完成或結束,其反是計畫付諸行動的開始。



由於良好的計畫貴在可行,因此一個計畫須透過一套實施方案予以執行。本實施方案係依計畫目標﹑發展課題及對策構想所擬定之具體實施計畫;故本章前述計畫分析與內容是綜合發展計畫之政策藍圖根幹,而本節實施方案則是本計畫之行動計畫。



台北縣綜合發展計畫經過兩年來不斷的訪問調查﹑分析研究與協商討論,已建塑台北縣未來的發展方向與縣府施政的架構藍圖。本實施方案乃在此架構指導下,綜合(


1)鄉鎮市公所與縣府各局課室自擬的方案;(2)協助規劃單位(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長期分析研究的擬議;(3)中央﹑省正執行﹑將執行的計畫方案;及(4)透過多次中央﹑省﹑縣部門協調會暨綜合協調會所得的初步共識等予以擬定,故本節各實施方案實係各有關主管單位﹑學者專家與地方基層共同合作之成果。

本台北縣綜合發展計畫在正式獲備查生效後,縣府各局(課室)﹑鄉鎮市公所各課(股)單位,應在此共識下,依實施方案優先等級及各自權責編列預算努力推動;其牽涉需上級補助或協助者,則應依民國七十八年行政院備查,內政部頒布之「縣市綜合發展計畫實施要點」第十六條規定,循正常行政程序申請補助或協助,以落實計畫之執行。



另有關鄉鎮市實施方案之內容,因其是地方未來發展建設之重要關鍵,本計畫希望能藉由方案之落實執行,以推動地方發展之新契機。惟由於台北縣具有全國首善都會區地理優勢及工商發達之賜,相對其他縣市,在基層建設既有成果上已達相當水準,許多一般性建設構想均可在縣府既有之財源、人力下完成,故本節鄉鎮市之實施方案,僅挑選有利地方環境結構性改善,並須仰賴中央、省府補助始能完成的計畫予以優先考量納入,此亦可發揮「縣綜合發展計畫」協調整合的指導功能。鑑於未來方案的執行,主要係以縣府各局課室單位為主,且方案內容大多已收納彙整於各部門計畫中,因此本節實施方案僅列出其概要總表,其細節內容請對照相關部門計畫報告第五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愚人老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